Areas of Focus
- 化学基因组学
- 药物基因组学
- 精准医学
- 医学大数据
- 生物信息学
- 化学信息学
Work Experience
- 1991-1993 - 助理研究员: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 1993-1994 - 副研究员: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 1994-1997 - 博士后研究员:凯斯西储大学和NIH/NCI
- 1997-2001 - 不同职位:美国FDA、Wyeth和BASF
- 2001 - 共同创办:深圳微芯生物
- 2003 - 重新加入FDA:发起MAQC/SEQC
- 2011 - 加入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人类表型组研究院和附属肿瘤医院教授
Academic Background & Achievements
- 1985 - 学士学位(分析化学):湖南大学
- 1988 - 硕士学位(计算化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1991 - 博士学位(计算化学):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 发表论文200余篇,包括15篇《Nature Biotechnology》
- h指数为55,引用次数超过13,000次
- 合著《大数据与精准医学》一书(2017)
- 共同创立国际MAQC学会并担任首任主席(2017-2018)
Publications
- 癌症突变检测的最佳实践:全基因组和全外显子组测序, Xiao W, Ren L, Wang C, Shi L, 2021
- 建立社区参考样本、数据和呼叫集,以基准测试使用全基因组测序的癌症突变检测, Fang LT, Zhu B, Zhao Y, Hong H, Shi L, Wang C, Xiao W, 2021
- 三阴性乳腺癌的基因组和转录组景观:亚型和治疗策略, Jiang YZ, Ma D, Suo C, Shi J, Xue M, Hu X, Wang P, Shi L, Huang W, Shao ZM, 2019
- 国际MAQC学会启动以提高高通量技术的可重复性, Shi L, Tong W, 2017
- 高风险神经母细胞瘤中通过基因组重排激活端粒酶, Peifer M, Hertwig F, Roels F, Dreidax D, Gartlgruber M, Shi L, Westermann F, Thomas RK, Fischer M, 2015
- 通过序列质量控制联盟对RNA-seq准确性、可重复性和信息内容的全面评估, Su Z, Łabaj PP, Li S, Kreil DP, Mason CE, Shi L, 2014
- MicroArray质量控制(MAQC)-II研究常见实践,用于开发和验证基于微阵列的预测模型, Shi L, Wolfinger RD, 2010
- 评估外部RNA对微阵列性能的控制, Tong W, Shi L, 2006
- 大鼠毒理基因组学研究揭示了跨微阵列平台的分析一致性, Guo L, Shi L, 2006
- MicroArray质量控制(MAQC)项目显示基因表达测量的跨平台和平台内可重复性, Shi L, Slikker W Jr, 2006
Awards
- 2017 - 中国专利金奖(第4完成人)
- 2019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战略性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项目首席科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