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eas of Focus
-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生态学和保护生物学
- 脊椎动物的宏观生态学
Work Experience
- 1996年4月至1996年11月 - 访问学者:美国明尼苏达大学
- 2000年2月至2000年4月 - 访问学者:芬兰赫尔辛基大学
- 2003年4月至2003年6月 - 访问学者: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大学
- 2007年1月至2007年2月 - 访问学者:英国伦敦动物学会
Academic Background & Achievements
- 1989年 - 动物生态学硕士学位: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 1993年 - 生态学博士学位: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Publications
- 病原体丰富度和丰度预测岛屿两栖动物的适应性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变异模式。, Wang S, Liu C, Wilson A, Zhao N, Li X, Zhu W, Gao X, Liu X and Li YM*, 2017
- 实现的气候生态位在爬行动物入侵者中沿最高温度保持不变。, Liu X, Petitpierre B, Broennimann O, Li X, Guisan A and Li YM*, 2017
- 中国海南岛的热带鸟类正在减少。, Xu Y, Lin S, He J, Yu X, Zhang L, Jiang H* and Li YM*, 2017
- 气候和地形解释了陆生脊椎动物的分布范围。, Li YM*, Li X, Sandel B, Blank D, Liu Z, Liu X and Yan S, 2016
- 生物入侵的风险集中在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 Li X, Liu X, Kraus F, Tingley R and Li YM*, 2016
- 同属多样性、地形异质性和人为辅助扩散预测全球范围内外来爬行动物的扩散速度。, Liu, X, Li X, Liu T, Tingley R, Kraus F, Guo Z and Li YM*, 2014
- 居住时间、入侵范围向赤道扩展和原生范围大小对非本地物种气候生态位转变的重要性。, Li YM*, Liu X, Li XP, Petitpierre B and Guisan A, 2014
- 岛屿隔离时间和种群规模决定岛屿蛙类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损失。, Wang S, Zhu W, Gao X, Li X, Yan S, Liu X, Yang J, Gao Z and Li YM*, 2014
- 气候、植被、引入的宿主和贸易塑造了全球野生动物大流行。, Liu X, JR Rohr and Li YM*, 2013
- 新兴病原真菌Batrachochytrium dendrobatidis的全球和亚洲地方系广泛感染中国的两栖动物。, Bai CM, Liu X, Fisher FC, Garner TWJ and Li YM*, 2012
- 传统佛教放生对生物入侵的影响。, Liu X, McGarrity ME and Li YM*, 2012
- 捕食者物种丰富度减少驱动中国舟山群岛蛙类物种的体型巨化。, Li YM*, Xu F, Guo ZW, Liu X, Jing CN and Wang SP, 2011
- 中国舟山群岛稻田蛙的体型岛屿变化。, Wu ZJ, Li YM* & Murray B, 2006
- 为什么岛屿更容易被入侵:人类对舟山群岛及邻近中国大陆牛蛙入侵的影响。, Li YM*, Wu, Z and Duncan R, 2006
- 中国和美国脊椎动物物种面临的威胁。, Li, YM.* & Wilcove, D., 2005
- 偷猎对大熊猫保护的影响。, Li YM*, Guo Z, Yang Q, Wang Y and Niemela¨ J., 2003
- 中国舟山群岛两栖动物的嵌套分布:选择性灭绝能否导致物种的嵌套子集?, Li YM*, Niemela J and Li D.,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