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eas of Focus
- 电子显微学, 功能氧化物材料, 储能材料, 催化材料, 原子尺度结构, 电子结构, 轨道自由度
Work Experience
- 2022-02 至 今: 教授, 材料学院, 清华大学
- 2010-11 至 2022-02: 研究员, 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 2009-10 至 2010-10: 博士后, 东北大学(日本)
- 2006-01 至 2009-09: 博士后, 马普金属所(德国)
Academic Background & Achievements
- 2002-2005: 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 亚利桑那州立大学
- 1998-2002: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士, 清华大学
Publications
- 拓扑保护的氧还原在层状锰氧化物阴极为可持续电池, 谷林等., 2021
- LiMnO2阴极通过界面轨道排序稳定用于可持续锂离子电池, 谷林等., 2020
- 锂镧钛酸盐钙钛矿作为锂离子电池的阳极, 谷林等., 2020
- 三维原子尺度观察工作中全固态电池阴极材料的结构演变, 谷林等., 2018
- 基于晶体相的外延生长混合贵金属纳米结构在4H/fcc Au纳米线上, 谷林等., 2018
Awards
- 2006: 国际电子显微学联合会青年科学家奖
- 2012: 国际锂电池学会青年科学家奖
- 2013: 中国科学院“卢嘉锡”青年人才奖
- 2013: 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
- 2015: 基金委优秀青年科学基金
- 2016: 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
- 2018: 中国晶体学会青年科技奖
- 2020: 第十六届中国青年科技奖特别奖
- 2020: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 2018-2021: 科睿唯安材料科学领域全球高被引科学家
- 2019-2021: 科睿唯安化学领域全球高被引科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