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eas of Focus
- 生物大分子设计与优化
- 基因编辑系统的机理与调控
- 蛋白质人工智能设计技术
Work Experience
- 2004至今 - 复旦大学 - 教授
- 2005至今 - 复旦大学 - 博士生导师
Academic Background & Achievements
- 1991 - 化学学士学位: 浙江大学
- 1994 - 物理化学硕士学位: 浙江大学
- 1998 - 物理化学博士学位: 浙江大学
- 1999-2000 - 分子生物物理博士后研究: 柏林洪堡大学
- 2001-2003 - 分子生物物理研究: 柏林洪堡大学和台湾中山大学
- 2004 - 加入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 发表近90篇学术论文
- 获得近20项授权发明专利
Publications
- 计算设计和工程自组装多价微蛋白,具有对抗SARS-CoV-2的治疗潜力, Q. Qin, X. Jiang, L. Huo, J. Qian, H. Yu, H. Zhu, W. Du, Y. Cao, X. Zhang, Q. Huang, 2024
- 结构引导设计的三价纳米抗体簇靶向SARS-CoV-2刺突蛋白, X. Jiang, Q. Qin, H. Zhu, J. Qian, Q. Huang, 2024
- 通过对接然后组装单个核苷酸设计靶向冈田酸(OA)的DNA适配体, M. Song, Y. Li, R. Gao, J. Liu, Q. Huang, 2022
- 使用合成数据的深度学习使生物大分子冷冻电镜粒子图像的自动拾取成为可能, R. Yao, J. Qian, Q. Huang, 2020
- 表面结合能量景观影响磷酸二酯酶同工型特异性抑制剂选择性, Q. Liu, A. Herrmann, Q. Huang, 2019
- CRISPR-Cas9系统DNA切割激活的结构见解, C. Huai, G. Li, R. Yao, Y. Zhang, M. Cao, L. Kong, C. Jia, H. Yuan, H. Chen, D. Lu, Q. Huang, 2017
- 磷酸二酯酶2与高选择性纳摩尔抑制剂复合物的X射线晶体结构揭示了对选择性重要的结合诱导口袋, J. Zhu, Q. Yang, D. Dai, Q. Huang, 2013
- 通过使用离子化残基的蒙特卡罗质子化概率计算蛋白质的pH依赖自由能, Q. Huang, A. Herrmann, 2012
- 流感病毒血凝素融合肽的双层构象: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 Q. Huang, C.-L. Chen, A. Herrmann, 2004
- 流感病毒血凝素球状结构域的质子化和稳定性, Q. Huang, R. Opitz, E.-W. Knapp, A. Herrmann, 2002
Awards
- 金桥奖(第二完成人): 中国技术市场协会
- 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教育部
- 科技发明奖二等奖: 上海市